德国菲尼克斯PHOENIX电气近三十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信息化设备得以广泛地应用。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信息设备集成度不断提高,其耐冲击能力却显著降低。导致因雷电产生的雷击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的损害成逐年上升趋势。同时电气系统的开关操作和静电放电所产生的瞬态电涌也对电子设备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菲尼克斯电气,提升新能源核心竞争力
由于多种因素的推动,各国政府都在加强新能源的开发。2035年,风电、太阳能、核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将达到电能的30%-50%。德国政府规定,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德国电力能源中的比例要达到35%,2050年要实现80%-100%。中国清洁能源工业计划中也提出,2011-2020年注重核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资源、天然气、清洁煤、智能电网以及分布式能源的开发,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的生产量将达到3460亿吨煤所生产的能源。政府对新兴能源的直接投资将达到5万亿元,对智能电网投资达4万亿元,除了促进气候的改善,新能源也孕育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rolandbent认为,新能源离不开先进自动化技术,包括控制、监控、能源管理、远程维护分析、发电、负载、连接技术、网络数据中心、安全、通讯技术和集成技术在内的先进技术手段将驱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从产品到系统,新能源亮剑
作为一家深深植根于中国市场的德国企业,菲尼克斯电气既有源自德国的强大技术背景,又能及时洞悉本土市场的变化,做出准确判断。将新能源确定为公司发展重点之一,不仅为菲尼克斯赢得未来做下坚定布局,对于新能源的投入让菲尼克斯当前也品尝到收获的甘美。中国风电市场,菲尼克斯占到了40%—50%的器件*,同时,端子产品在电力*高达80%。顾建党指出,菲尼克斯在新能源市场的定位不仅仅是元器件供应商,而是要提供zui完整的全套解决方案。“新能源实际是传统能源、工业自动化与it技术的融合。菲尼克斯过去30年在传统工业自动化市场不辍耕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产品和组件组合能够非常地应用到所关注的领域,我们相信这种传统优势能延续到新能源方面。”
据悉,菲尼克斯的网络技术、环境监控、电网控制技术、电流布电、防雷及电涌保护、开关设备、端子和电缆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各大风电场。太阳能发电站中广泛应用的控制、通讯、跟踪系统、监控技术、能源管理、远程诊断、电流保护、连接器,菲尼克斯可以提供全面的方案。此外,电动汽车方面菲尼克斯电气也具备*的技术优势,除了设备连接器、通讯及it技术、能源数据采集、过电压保护、电源及ups、操作与控制之外,与大众联合开发的combo连接器通过了德国电气标准组织的鉴定,并且满足交流与直流充电标准;evc充电器,能够与iec62196type2兼容。
电气设备的开关操作或者由于雷击放电而产生的过电压会对电子装置造成损坏。电气保险公司的统计数据表明,近3到4年之内,此类设备由于过电压而造成的故障总数已经翻了一番。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电子设备使用者在硬件方面的损失,可以从保险公司处得到补偿,然而软件方面的损失,以及设备停机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常常没有任何赔偿。感应电压随着感应回路边长的增大而升高。
当zui初的大型计算机计算中心投入使用的时候,人们还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考虑到计算机与环境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而且也没有必要。因为*代计算机建造得十分坚固(对可能的干扰作用而言)。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功率相当低的计算机占用了非常大的体积。
由于体积大,计算机内部可以为两条导电线路或导轨线路留出足够的绝缘或足够的间距,因而不会出现不同电位的两点之间的“火花放电”。
由于电位差大而造成的火花放电在设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不会出现,而是当过电压是由外来干扰源产生才会出现。
而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样的存储容量和计算速度,几年前还需要一台整个房间那么大的计算机才能达到,如今只需要一台个人电脑以及同样微型化的外围设备就可实现。所以不难理解,在这种个人电脑中一块印刷电路板上的两个导线轨道之间再也没有那么大的间距存在了。而可能由外来干扰源引入的过电压却仍然具有同样高的电压值。
由于不同电位的两个点之间的耐压强度随着间距的缩小而变得越来越低,新型计算机不再能够在不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如防干扰和过电压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继续*和无损失地持续工作。
目前,计算机中心或其他高灵敏度电子设备的使用者中,相信依靠一个“外部防雷设备”就可以提供足够保护的人已经了。
防雷设备必须与DIN VDE 0185第100部分或IEC 61024规定的内部防雷设备配套才能有效地工作。除此以外,外部防雷设备会给房屋内部的电气设备带有EMC问题。在通过防雷设备接收和泄放雷电冲击电流的情况下,会出现电磁影响,从而导致过电压进入电气设备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回路和数据导线。如果雷电在电子设备的附件或通过自然雷电电流通道击中地下(图2),也会以同样的方式进入导线回路。
上一篇 : 德国菲尼克斯PHOENIX电气原装*
下一篇 : 美国MTS轻工业用途传感器维护指导